爵士乐历史
关于,爵士乐的起源,说法很多,但是大家的共识是爵士乐起源于新奥尔良,由拉格泰姆(ragtime)和布鲁斯(blues)两种音乐风格发展而来
这是ragtime和blues的维基百科,不知道的可以去了解一下:
拉格泰姆(ragtime) 布鲁斯(blues)所以,为了知道爵士乐的基础是什么,我们必须先了解爵士乐的前身
当然,这不是一个历史研究专题,所以我们不需要对这两个音乐类型有多深入的了解,接下来我们会尽可能简化地了解它们
ragtime的基础仍是欧洲的古典乐,其和声方面并没有创新,ragtime真正的新元素是切分
切分
切分到底是啥?在大多数基础乐理教材中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,这里给没接触过的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
我们都知道有四四,四三,四二等等的拍型
在这些不同的拍型中,单拍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音,而这几个音遵循自己的强弱关系。常见的分法有:
节奏型示例
四分

八分

三连音

十六分

前十六分

后十六分

前附点

后附点

切分

切分到底特殊在哪里呢?在切分之前的大多数分法中,重拍一半都在前面,弱拍一般都在后面,(当然,这并不绝对,因为在爵士之后有一种叫雷鬼的音乐类型,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节奏型,但是把重拍放在后面,也就是所谓的off beat)而切分把重拍放在了中间,弱拍放到了一前一后
这种设计使得应用了切分的音乐有了一种“跳跃感”,因为其轻拍重拍的分配较不规矩或稳定(抱歉只能用这种业余的方式解释),导致了在作曲和编曲方面,旋律的律动也会跟着变得“跳跃”起来
而ragtime这类音乐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“跳跃”,具体参考乔普林等音乐家的作品
这是乔普林的《maple leave rag》的钢琴谱,可以看到其中的切分节奏的运用

爵士乐中的切分音应用示例
爵士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,包括:
- 早期爵士(1900年代-1920年代)
- 摇摆时代(1930年代-1940年代)
- 比博普(1940年代-1950年代)
- 酷爵士(1950年代-1960年代)
- 融合爵士(1970年代至今)

Louis Armstrong - 爵士乐传奇人物
聆听早期爵士乐:
Louis Armstrong - West End Blues (1928)